第(1/3)页 当“水生火”和“点石成金”这两大神迹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时。 再雄辩的口才,再高深的理论,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。 事实,胜于雄辩。 孔颖达等一众儒臣,在巨大的世界观冲击之下,一个个都面如死灰,失魂落魄地被太监给请出了金銮殿。 他们没有再叫嚣,也没有再反驳。 因为他们知道,他们输了。 输得一败涂地,输得体无完肤。 这场辩论的结果,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,传遍了整个建安城,乃至整个大齐。 摄政王谢宁,不再仅仅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屠、武安君。 更成了一个能够点石成金、水能生火的,无所不能的活神仙。 “格物之学”这四个字,也同样是在一夜之间,变得家喻户晓,充满了神秘而又诱人的色彩。 之前那些因为谣言而对新学堂望而却步的百姓们,此刻一个个都后悔得是捶胸顿足。 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学堂,生怕晚了一步,就错过了让自己孩子也变成活神仙的机会。 改革的最后一道思想障碍,就这么被谢宁用一种近乎于降维打击的方式,给彻底地扫清了。 一切,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 然而,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场思想解放所带来的狂热和喜悦之中时。 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,却是给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,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。 旱灾。 一场数十年未遇的,恐怖的旱灾,毫无征兆地降临了。 最先出现旱情的,是建安城周边的几个郡县。 一开始,只是几条小河的水位下降,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。 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。 一连半个多月,天上没有掉下来一滴雨。 毒辣的太阳,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,炙烤着大地。 河床干涸,土地龟裂。 田地里那些刚刚才冒出头的禾苗,一片片地枯死。 绝望的气息,开始在这片土地之上悄然蔓延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