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5章 财报!惊人的南洋贸易!-《大明:无双好圣孙,请老朱退位》

    马皇后葬礼过后,朱高炽与朱雄英便常留宫中,陪着朱元璋在暖阁闲聊解闷。

    有时朱高炽会说起美洲藩王传来的消息,讲秦王朱樉在金山角挖矿,晋王朱棡在平原谷开垦出的万亩良田,还有燕王朱棣打造的贸易港口;有时朱雄英会拿出新绘制的南洋海图,指着马六甲港口的标注,说水师战船在此巡逻的趣事。

    爷孙三人围坐在炭火旁,听着窗外的风声,倒也渐渐冲淡了几分悲伤。

    这日午后,暖阁内刚沏上的龙井散发着清香,朱元璋正拿着朱高炽递来的美洲玉米种子翻看,太子标便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,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奏折,脸上难掩喜色:“父皇,南洋传来捷报,这是南洋水师与交趾布政司联名呈上来的财报!”

    朱元璋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光亮,放下手中的玉米种子:“快呈上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朱高炽与朱雄英也凑了过来,两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——南洋贸易自去年布局以来,他们一直牵挂着进展,如今终于有了确切消息。

    太子标将财报展开,缓缓念道:“自去年朝廷开通南洋商路,允许士绅商贾随水师前往通商,不足半年,南洋各国商船云集马六甲港口。我大明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,乃至雪糖、雪盐,在南洋皆是抢手货,每艘商船所载货物,不到半月便销售一空。”

    “雪盐和雪糖?”朱元璋抬眼看向朱高炽,“这两样东西,在南洋也这般受欢迎?”

    朱高炽笑着点头:“老爷子有所不知,南洋虽靠海,百姓也有煮盐的传统,但寻常海盐杂质甚多,色泽灰暗且带有苦涩味。而咱们的雪盐,是用蒸馏法提纯的,纯白无杂质,口感清甜,在南洋堪称‘顶级珍馐’!据说有南洋王公尝过之后,当即以百两白银一斤的价格买下,说这是‘帝王才能享用的盐’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也补充道:“雪糖更是如此。皇祖父您也知道,糖在各国都是顶级奢侈品,寻常百姓根本吃不起。咱们的雪糖,颗粒雪白如珍珠,甜度纯正,色泽鲜亮,南洋的王公贵族见了,个个都争相购买。有的买去自家享用,有的则转手倒卖,即便加价数倍,也有人抢着要——毕竟这是消耗品,屯着也不怕坏,等咱们的商船离开,他们再想买就难了。”

    太子标继续念着财报,语气愈发激昂:“除了雪糖雪盐,大明的丝绸在南洋也极受欢迎。江南织造局出产的云锦、蜀锦,图案精美,质地柔软,南洋各国的王后王妃见了,纷纷订购,用以制作礼服;瓷器中的青花瓷、斗彩瓷,更是被南洋贵族奉为‘东方瑰宝’,一件上好的青花瓷瓶,能卖出千两白银的高价;还有茶叶,西湖龙井、武夷岩茶,冲泡后香气四溢,让南洋人赞不绝口,如今已成为通商的必备品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商贾们,怕是赚翻了吧?”朱元璋嘴角露出久违的笑容,眼中满是欣慰。

    “可不是嘛!”太子标放下财报,笑着说,“财报里写,跟随水师前往南洋的商贾,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。有个江南绸缎商,第一次去南洋就赚了十万两白银,回来后立刻又筹备了更大的船队;还有个山西票号东家,在马六甲港口开设了分号,专门为通商的商户提供汇兑服务,生意也十分红火。他们都说,这南洋的生意,是他们做过最好做的买卖。”

    朱高炽接过话茬:“这也是咱们当初的设想。让商贾们赚钱,他们才会更愿意前往南洋通商;他们的船队越多,大明的货物就能更快地传遍南洋,咱们的商路也能越走越稳。而且,商贾们赚了钱,朝廷的关税、商税也能水涨船高,这是双赢的事。”

    “说得好!”朱元璋拍了拍手,目光落在财报末尾的数字上,当看到“马六甲港口半年贸易额达亿万两,关税商税共计一千两百万两”时,眼中的光芒愈发耀眼。

    他抬头看向朱高炽与朱雄英,语气中满是赞许:“你们兄弟俩当初提议开拓南洋贸易,果然是远见卓识!这一千两百万两税银,比去年朝廷半年的国库收入还要多,有了这笔钱,北疆的军饷、美洲藩王的支援、各地的水利建设,都有了着落!”

    朱雄英笑着说:“皇祖父,这还只是开始。如今南洋各国都知道大明货物的好处,已有不少国家派使者来朝,希望能与咱们签订长期通商协议。等后续商路再拓宽些,贸易额定会再翻几番。”

    “好!好!”朱元璋连说两个“好”字,拿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,脸上的愁容早已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振奋,“有你们兄弟俩在,大明的将来,朕放心!当年你皇祖母总说,你们是大明的希望,如今看来,她果然没看错人。”

    提到马皇后,暖阁内的气氛微微一滞,但很快又恢复了热烈。

    朱高炽看着朱元璋眼中的欣慰,心中也松了口气——能让老朱从悲伤中走出来,关注到大明的发展,也算是完成了皇祖母的遗愿。

    太子标又说起后续的规划:“儿臣已与户部商议,打算从这笔税银中拿出两百万两,用于扩充南洋水师,再派些工匠去马六甲港口修建仓库和码头,方便货物存储和装卸;另外拿出一百万两,用于资助前往南洋的商贾,鼓励他们多带些农具、种子过去,不仅能通商,还能教南洋百姓耕种,让他们更亲近大明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点头赞同:“就按你说的办。记住,通商不仅是为了赚钱,更是为了让南洋各国知道大明的强盛与仁德,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归附大明。将来美洲的藩王们站稳了脚跟,咱们就能将南洋与美洲的商路连起来,让大明的货物走遍天下!”

    暖阁内的炭火越烧越旺,将众人的脸颊映得通红。

    朱高炽望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,心中充满了憧憬——南洋贸易的捷报,只是大明崛起的一个开始。

    未来,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他们去开拓,还有更辉煌的功业等着他们去建立。

    爷孙四人围坐在一起,继续讨论着南洋贸易的细节,从货物的调配到水师的部署,从与南洋各国的交往到后续商路的拓展,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。

    暖阁内的笑声,伴随着窗外的鸟鸣,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充满希望的画面,也预示着大明王朝,将在这片繁荣与开拓中,迈向更加强盛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