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饵与钩-《曹贼,还我大汉江山》
第(2/3)页
***
三日后,许都城内,再次因“汉兴商社”而轰动。
与上次不同,这次的震动,是从底层开始的。
“听说了吗?汉兴商社又出新盐了!叫‘青盐’!”
“嗨,那起码也得几十金一罐吧?跟咱们有啥关系。”
“没关系?关系大了!人家那青盐,一大袋,只比官府卖的黑盐贵十个钱!我今儿一早抢了一袋,那盐,虽然没雪盐那么白,但也干净得很,一点苦味都没有!做的饼子,比以前香多了!”
“真的假的?只贵十个钱?那伏国丈是善心大发了?”
“谁说不是呢!都说国丈大人心善,见不得咱们吃苦盐。这下好了,以后咱也能过上好日子了!”
流言,像长了翅膀一样,飞遍了许都的每一个角落。汉兴商社旗下的几家米行布庄门口,再次排起了长龙。但这一次,排队的不再是豪门管家,而是一个个衣着朴素的平民百姓。他们脸上带着期待与欣喜,紧紧攥着手中的铜钱,等待着那能给生活带来一丝甜头的“青盐”。
大量的青盐被卖出,换回来的,是成千上万枚沾着尘土与汗水的铜钱。这些钱,单个来看微不足道,但汇聚起来,却是一股同样不可小觑的洪流。
更重要的是,伴随着这些铜钱流入汉兴商社账房的,是无数百姓最朴素的感激与赞誉。
“伏国丈真是活菩萨!”
“汉兴商社,才是咱们老百姓的商社!”
“以后买米买布,都去他家!信得过!”
“汉兴”这个名字,在短短几日内,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。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,而成了一个带着温度与善意的民生符号。
丞相府,书房。
曹操听着属下关于“青盐”之事的汇报,一张脸,阴沉得能滴出水来。
他一拳砸在桌案上,震得那杯刚沏好的茶水四溅:“好一个‘以退为进,藏富于民’!好一个伏寿!她这是在给孤出难题啊!”
他怎么应对?查封汉兴商社?罪名呢?“售卖优质平价食盐,扰乱市场秩序”?这话说出去,他曹操就会成为天下士人与百姓的笑柄!不查封?任由她发展?那他眼睁睁看着“汉兴”这面旗帜,在许都,在他曹操的眼皮子底下,收拢人心,壮大声势?那面旗帜上写的,可是他最忌惮的两个字!
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拳师,卯足了劲,一拳打了出去,却打在了一团棉花上。不但没伤到对手,反而被那团棉花包裹着,卸去了所有力道,让自己憋屈得险些吐血。
郭嘉的脸色也比往日更加苍白,他苦笑着摇了摇头:“丞相,我们都小看她了。她根本没想过要在商业上与我们一决高下。她从一开始,玩的就是人心。雪盐是‘钩’,钓的是权贵,是名望,是第一桶金。而这青盐,才是她真正的‘饵’,撒向的是万千百姓,是民心,是‘汉兴’这面大旗的根基。她用我们的压力,顺势而为,非但没有被我们压垮,反而借力打力,让她的根基扎得更深了。”
“那现在怎么办?!”曹操烦躁地来回踱步,“难道就这么看着她玩弄人心,束手无策?”
“不。”郭嘉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,“她在宫外筑起高墙,我们就从宫内,撕开她的伪装。她越是表现得像个救苦救难的菩萨,我们就越要证明,她的心,比蛇蝎还要毒。既然外部的网收不紧,那我们就该动用我们埋在宫里,最深的那颗钉子了。”
郭嘉的目光,投向了皇宫的方向,仿佛能看到那个被他视为心腹大患的女人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