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六章坐轮船-《重生后,我捡漏崛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楚烨呵呵一笑道:“好算计,把亏本转嫁到别人身上,还是毫不相关的从业者。”

    “这还是他看在当年一起跑过业务份上,否则三千块打不住。”老郭嘴里的跑业务,既然是上山下乡去扫货了。

    楚烨眉头一皱,道:“物件要是不好,你可不止是亏钱,时间损耗才最致命。”

    钱没了可以再赚,时间浪费可就没了,毕竟从古至今,所有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,谁也没能力争取一分钟。

    楚烨想法很简单,既然都跨区域扫货,而且是有底蕴的千年大县,干什么要一棵树上吊死。

    老郭明白这道理,叹气道:“长寿当地古玩市场更偏向涪陵地区,跟咱们巴南存在一定竞争关系,人生地不熟我怕掉坑。”

    楚烨眯眼思索。

    地区相当于如今的地级市,而涪陵是在97年后渝州复归直辖市划入。

    要知道古董圈市场等级,是从县、地级市、省、大区来的。

    地级市看是第二等,因很多自身实力强不服省会,进而影响对省级市场的不认可,自古不管朝代更迭屹立不倒,就算倒下也能轻松复建,可说是市场里中坚力量。

    所以,老郭担忧不无道理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,去吗?”老郭小心翼翼问道。

    楚烨微笑道:“不能让你白茶水费还白耗时间,只是几十公里直线距离,换算山路翻倍不止,靠三轮车怕是明天都赶不到,还可能夜里遇到熊瞎子袭击,我是在考虑是否回一趟美林镇,换老陈的小皮卡走大路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走水路很快就能到。”老郭刚答应陈兴军不给其堂弟利益,赶忙解释。

    “对哦,我这么没想到长江沿岸城市特有的渡江游轮,牛羊都能赶上去,区区三轮车又算得什么。”楚烨目光一亮。

    老郭有些不理解,一个从小长在常见边,和渝州母城对望的人,怎么会忘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,但也不敢多问,点点头道:“船票我买了,下午四点出发。”

    楚烨拿出手机看了下,发现快三点了,就催促老郭上后车斗,开启电机模式离开兴军回收站。

    盛夏时节,下午三点的太阳最毒辣,石井镇码头,工人们扛着重物不断往各色轮船运送。

    楚烨在老郭指挥下,躲避着码头工人来到一艘轮船上。

    说是轮船,其实就是渔船改造的,长也就十米不到,最宽出二米出头,船头为扁状,船尾手动小型挂桨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