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六章祖上叫吕奉先-《重生后,我捡漏崛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吕怀任的暗示让楚烨颇感好笑,不捡漏自己来干啥?

    当然楚烨没表现出来,只是静静抽着烟等待箱子开启。

    吕怀任挑了下眉头,缓缓打开箱子。

    箱子里装着一箱子造型不一的砚台。

    砚台形如台,凹如瓦而得名,起源很早,为传统手工艺品之一,与笔墨纸合文房四宝,从汉代后形制逐渐精美起来,多为圆形砚面三足砚台,多加盖状如小鼎,且还刻简洁花纹,之后在隋唐时出现陶、瓷材质,形状进一步演变,唐中期至宋元在雅趣中做文章,选材、纹饰、工艺等越来越细致繁复,到明清时集历代大成,走雕工细腻,重神轻形的返璞归真之路。

    以上只是后世对砚台的总结,并不能说明哪朝哪代的砚台更好,毕竟任何事物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有人喜欢造型独特,有人喜欢简洁,更有喜欢某个朝代,只收藏那个朝代有关事物。

    多提一句,正因众人喜好理由不同,进而影响到价格欺负,才让从业者有漏可捡的缘由之一。

    “十几个砚台,祖上是文化人?”曾爱媛伸长脖子看着箱子说道。

    吕怀任不敢怠慢赶紧回道:“祖上在跟县太爷做过事,算是有点文化,对砚台有研究过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看来你祖上最少也得是个秀才吧。”

    “算是吧,年代过于久远,只留下些砚台也其他书籍什么的,都是家里口传,百多年过去已经失真了。”

    面对会长之孙询问,吕怀任态度很谨慎。

    曾爱媛继续问道:“那这里面有几个是你祖上传下来的?”

    吕怀任飞速挑出来五个放石桌上,指着箱子微笑道:“回禀曾小姐,剩下全是祖上留下。”

    箱子里还剩下五方,从造型分割可以分辨出来是明清风格,线条简约模仿显示存在的事物,比如荷叶。

    曾爱媛看半响,从箱子拿出来一方顺眼的砚台翻看。

    砚台造型为荷叶,材质是瓷的,整体线条简洁大方,又不失神型,哪怕不是出自匠师之手,放市场上也不缺此类爱好者看中买下。

    “这方砚台颇有来头,据说是县太爷夫人祖上因功获得乾隆爷赏识,当然不是专门铸造,而是从官家库藏里挑出来的,即便如此也是御赐,当得上宝贝两个字。”吕怀任解释道。
    第(1/3)页